[ 作者: 审核:校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5-01-14 阅读次数:631 ]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在区教育局正确领导下,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带领全体玄高人戮力同心,踔厉奋发,交出一份实干担当的成绩单。现将2024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以身作则,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让老师们满意。以理论政治学习为引领,把牢政治方向。坚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学习“第一议题”,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意识形态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区有关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
负重争先,玄高发展成果显著。
一、党建领航,构筑信念堡垒
学校严格履行党组织抓党建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三重一大”事项均由党委会和校领导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从而将党的全面领导深深植根于学校管理结构的核心。
(一)强组织堡垒,夯实党建基石
2024年9月18日中共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委员会成立,10月23日召开第一届党委委员选举大会。
学校继续做好党支部建在年级组,优化年级组治理结构,建立级部、内设党支部两驾马车工作机制,协同开展切实有效的党建活动。
(二)强队伍先锋,汇聚党建力量
学校通过完善“意识形态责任制”“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亮身份树形象”等系列举措,强化党员意识,努力在“强身健体”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上花力气。
(三)强活动载体,塑造党建品牌
学校党委积极利用党委会、支委会、“三会一课”线上学习平台、个人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每月“活动单式”主题学习。
积极推进“书记项目”,提升品牌。坚持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将周恩来精神和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之中。
二、服务润心,打造温馨校园
学校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与教师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职责,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
(一)盯校园大门,规范“联合值守”
紧盯学生上下学等重点时段,规范1+N护学岗,重点时段在校园门口开展联合值守和交通疏导工作。
细化校园封闭管理方案,落实门卫值守制度,加强专业安保人员培训,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抓好“智能安防”专项落实。开通校门人脸识别系统,加大对进出校园人员排查登记力度。
(二)盯设备设施,抓实“隐患整治”
定期检排。定期对消防安全、校舍安全、网络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及饮用水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等领域的安全隐患进行自查,及时进行隐患整改和矛盾化解。
定期演练培训。组织消防疏散演练,并实操学习灭火器的使用和有关火灾逃生常识。邀请民警指导,组织反恐防暴演练;安排老师参加安全实操培训,增强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的能力。
(三)盯校园餐饮,严控“食品安全”
完善管理机制。组建膳食委员会,强化家校合作,从食材进货、验货全域全透明;强化“行政陪餐制度”的同时推进家长陪餐,以及学生代表参观食堂、满意度调查,全力保障学生 “舌尖上的安全”。
提档就餐环境。暑假期间,学校对学生食堂实施升级改造工程,新食堂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设施设备全面更新,就餐环境大大改善。
三、以德铸魂,共筑育人桥梁
(一)把握思政课程主阵地
我校系南京市思政教育特色校,牢牢把握思政课程主阵地,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充分挖掘本土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将传承红色精神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结合。
(二)探索校家社合作新机制
学校主动探索校家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从理论层面,组织召开24次家长委员会会议,22次家长会议,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从实操层面,邀请家长陪餐、晚值班等,增强家校互动。
(三)打造“健体育心”新名片
学校依托“健体育心”省级课程基地平台,一手抓健体,一手抓育心,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重前置、重跟踪;建立全员家访和全员导师制。体育健康教育擦亮排球品牌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着力打造“互动式”育人环境、“互联式”课程体系、“互融式”育人模型,完善玄高体育、心理双螺旋体系。
四、质量强校,精耕成才沃野
继2023届学校一举囊括南京市教育绩效评估全部八项大奖,实现大满贯之后。2024届再创佳绩,再次获得含金量最高的“突出贡献奖”;今年我校首次进入一批次招生的高二年级在南京市统考中也取得骄人成绩,进入前1万名学生数从中考3人到39人;前2万名从中考30到298人。
(一)立足常规,精细管理
持续推进教学常规工作,坚持教案、作业检查;坚持评教评学;坚持巡课传统;教学常规一抓到底,常抓不懈。
(二)课程引领,精准教学
1.抓听课评课,促教师深研集体备课,以试卷讲评课为抓手,明晰课堂目标,关注学生“学的状态”“学的效果”;
2.抓课堂重塑,以教学开放日和展示月活动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三主四步”课堂研究,提升教学质效;
3.抓质量监控,完善评价体系。各个级部管理重三年整体规划,过程监控逐步纳入日常,稳步推进;毕业年级“四个一”工程,细分职责,重在持久实效;评教评学,学生座谈会,重正向激励。
(三)综合育人,精耕教育
秉持“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理念,为了更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开发了缤纷多彩的校本课程。初一开设校本课程13门,高一开设20门,高二开设15门,课程丰富了学生,丰盈了教师。
五、师培固本,传承教育薪火
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委员会,由张华书记和陶欣校长担任组长,柯勇副校长、金强副校长和王蕾颖、袁慧主任担任副组长,教科室负责具体管理和培养,全面规划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领航计划,促骨干教师再攀高峰
学校积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请进来”、“走出去”,为骨干教师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远航计划,促青年教师站稳讲台
学校高中部、初中部分别以“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和“梅”好学习社为活动主体,开展主题学习沙龙活动。另外学校还遴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对一帮扶,量化考核。
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也颇具成效。2024年,玄高太平门校区历史教研组、梅园校区数学教研组获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太平门校区数学教研组获评区先进教研组。
不断反思,力争提高办学水平。
1.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仍需进一步打破壁垒、创新模式,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同向发力。
2.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制度学习、安全卫生及规范操作培训,将责任落实到专人。
3.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未能形成教育合力。
4.作业分层设计还不精准。对作业分层设计理解有误差,有畏难情绪,缺少闭环意识。
5.结构化缺编,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自信心不足,缺乏动力和目标。
回眸2024年,我们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守住底线,工作取得新成效、事业有了新进步。展望2025年,争创四星级高中的号角再次把我们聚集在一起。玄高人将奋斗不息,远行不止。
我特别感谢每一位同事,正是你们的信任、支持和包容,才使我得以顺利开展工作。谢谢大家一年来辛勤的付出!我提议:为2024年拼搏的我们鼓掌!让我们期待更美好的2025!
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