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教育科研 > 学习体会
合肥之行感受——让一草一木一砖一墙都会“说话” 作者:刘薇

[ 作者: 审核:gbtech 发布时间:12-01-11 阅读次数:2744 ]

                    

    11月26日和27日,在许露老师的带领下,我很有幸参与到第四届“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这个语文教育的盛会里。聆听了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南帆教授题为《散文的解读》和浙江大学金建人教授的《从语言的角度谈中学散文教学》的报告,并观摩了安徽合肥一中的耿延斌老师授课的《牡丹的拒绝》、上海建平中学郑朝晖老师授课的《老王》以及我市十三中曹勇军老师授课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三节精彩的示范课。感触良多,受益颇丰。但这里我更想谈一谈承办这次论坛的学校——合肥一中——的校园文化给我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一走进合肥一中的大门,正对着的图书馆上的八个大字“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赫然映入眼帘。我想,每天清晨当学生步入校门看到这斗大的八个大字,自豪感和责任心一定会油然而生。

    也许你会说,校训哪个学校没有?那请随着我移步换景,一同去推开合肥一中的校园文化之窗。

    教学楼的墙面上随处可见名人名言,可这些名言不再是“读书使人进步”等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却很难吸引学生的话语,而反复出现的是《比尔·盖茨十条箴言曝光:世界不在意你的自尊》,如“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他”,“你的学校也许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仍在做出类似区分”……带有时代感的话语时刻警策着学生要走出“象牙之塔”。

    文化长廊里古色古香的背板上展示了大量学生作品:铅笔画、水墨画、木刻版画、剪纸……既美化了校园,增添了艺术氛围,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

    连接教学区和宿舍区的地下通道两侧成为了学生开展涂鸦活动、展示社团成果的场所;食堂就餐区的墙面上张贴着“饮食是事业,是科学,是艺术”的标语;就连校园里遍地都是的窨井盖也被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加以彩绘,成为富有个性、文明高雅的警示牌,和展现自我的又一平台。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环境本身就有育人的功能。合肥一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随时随地能受到感染和熏陶,体现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在这样一个有着亭台楼阁、松柏长青,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里学习生活,全校师生又怎能不感到心旷神怡呢?

    两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但这次合肥之行给予我的影响必将是深远的。正如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所说“下课铃响了,语文课才刚刚开始”,而这种影响从活动结束的那一刻才刚刚开始,会一直延续在我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我怀着美好的愿景,此次合肥之行带来的效用会内化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希望以后学校能再提供这样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