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教育科研 > 教师文章
周恩来风范教育课堂研究教学案例(历史)

[ 作者: 审核:gbtech 发布时间:14-01-17 阅读次数:1774 ]

风范引领,精彩课堂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周萍

一.再现精彩课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中,关于“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的教学:

案例片段1:展示两则材料,探究两极格局形成的第一个背景。

【材料一】  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        ——人教社必修一教材

【材料二】  “(二战后期某次国际会议上)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讲话

师: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谁主沉浮?

生:(根据材料得出)“美苏两国”。

师:新的国际关系体系与二战后两极格局有何关系?

生:(分析)两极格局中的“两极”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因此,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案例片段2展示三则材料,探究两极格局形成的第二个背景。

【材料一】  (二战后)德国和意大利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战争期间庞大的军费开支使得英国黄金储备消耗殆尽,由从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法国被洗劫了四年,经济濒于崩溃,国民收入只相当于1938年的一半。         

【材料二】   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2/3,对外贸易的1/3,黄金储备的3/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军事上,战后初期一度垄断了原子武器,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在56个国家驻扎军队,建有48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在科学技术方面,核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发明和空间技术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材料三】  经过战争的洗礼,苏联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武器制造技术也处于领先水平。通过战时的领土调整,它的领土面积扩大了69万平方公里,战略地位就进一步增强。在苏军控制的范围内,不少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道路。苏联政府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也支援世界革命,把帮助东欧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纳入组建自己势力范围的轨道。                                  ——《20世纪世界史》

师:二战后欧洲、美国、苏联的实力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根据材料得出)西欧普遍衰落、不能主宰世界;相反,美、苏实力增强。

生:(分析)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而苏联实力不断增强,在某些方面可以与美国相抗衡。

案例片段3展示三则材料,探究两极格局形成的第三个背景。

【材料一】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和斯大林终于第一次坐在一张桌子前,罗斯福说:“坚冰已打破,我们像伙伴和兄弟那样交谈。”、“我可以说和斯大林元帅相处甚好,他是一个兼具坚定决心,爱好幽默的人——我也相信我们将和他以及俄国人民相处甚欢。”                                                  ——《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1945420日,杜鲁门在一次商讨对苏方针的会上说:“我不怕俄国人,我准备采取坚定的态度。” 19461月又说:“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

【材料三】   1946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并表示要再搞三个5 年计划,以使苏联具有“足以应付各种意外事件的保障”。

——《世界现代史》

:二战结束前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生:(根据材料得出)美苏由盟友变为对手;原因是失去共同敌人;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此为两极格局形成的第三个背景。

师:美苏关系变化的原因对我们理解当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及外交政策有何启示?

生: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二.反思风范引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中,关于“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以历史结论的方式呈现的。而按照认知规律,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只有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历史结论并深刻地理解这一结论。

怎么办?是照本宣科的教教材上的“历史结论”,还是另辟蹊径按规律教学?又该怎么教?

纠结中想起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至理名言:“我们要改革,要创造,不要因循守旧,不要只作循吏”。因此,我决定通过展示精心选取的几则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剖析材料一步一步得出结论。把学生的学习还原为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获得“历史结论”。

1.   周恩来精神风范引领之一:以人为本的公仆精神——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

“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内心的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过去,课堂注重的是教师的“教”,体现为单纯的知识传授;现在,以人为本的课堂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体现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求知的兴趣。

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课中,关于“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以历史结论的方式呈现的。如果照本宣科的直接教教材上的“历史结论”就违背了认知规律。尊重规律,从规律出发,通过展示精心选取的几则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剖析材料一步一步得出结论。把学生的学习还原为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获得“历史结论”,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并在发现、研究与探寻中获得乐趣。

2.    周恩来精神风范引领之二:不断学习的积极进取精神——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知能”

周总理说过:“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教师是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知能”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知能”,才能更好地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美国教育学专家舒尔曼教授这样解释“教学知能”:“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并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 所谓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能”是“教学内容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的交集部分,是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理解的形式的一种能力,它具体表现为教师知道使用怎样的演示、举例、类比等来呈现学科内容,知道学生学习的难点”。

按照认知规律,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只有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历史结论并深刻地理解这一结论。脱离了对具体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判断,学生是无法理解历史结论的。因此,在面对像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关于“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这样的“历史结论”时,教师要有所设计,放慢“过程”,科学合理地呈现学科内容。当然,这对教师的“教学知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知能”。

3.      周恩来精神风范引领之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关注学科特点,创新情景教学

周总理曾说:“我们中国所以如此衰弱的缘故,全是因为不能图新,又不能保旧,还不能改良。泰西的文明所以能够发达的原由,是因为民族的变换,地势的迁移,互相竞争,才能够一天比一天新”。总理强调的是创新,历史教学也离不开创新。

历史学科不同于以现实客观世界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其他学科,历史学习的对象大多数诉诸直觉与想象,不能重演。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一种距离感,难以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和热情。加上高中历史教材一般理论性强,文字高度概括,常常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两极世界的形成关于“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的教学中,我抛弃传统的照书讲、反复读、划重点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通过一组组材料生动、真实的还原二战后初期的那一段历史,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由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参与情景,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