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教育科研 > 教研之窗
“新三学”课堂:坚持为促进学习而教 ——新一轮区域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主题解读

[ 作者: 审核:gbtech 发布时间:15-07-08 阅读次数:3501 ]

“新三学”课堂:坚持为促进学习而教

——新一轮区域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主题解读

(修订版)

 

一、提出新一轮区域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主题的背景

区域课堂教学研究传承与创新的需要。多年来,我区始终聚焦课堂的重点问题,聚全区之力,共同研究,逐个突破,先后进行了“一研”“二抓”“三优化”、“三学双动”、“四边”、“三全”“五优化”等区域性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从课堂规范到教学技术,再到课堂关键要素的优化,这一系列的研究是我区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领先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区域教育布局、改革和研究千帆竞发,迫切需要我区的课堂教学研究在继承中有新的发展。

进一步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定教”等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提法,是耳熟能详?是深入人心?还是已行动自觉?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希望能在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上有进一步的推动:要进一步强化“为促进学习而教”的理念,不仅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不仅关注知识增长,更要关注能力发展;不仅考虑便于教的策略,更要考虑为支持不同学生学的历程而教的策略;不仅要聚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整体研究学科课程的核心概念、知识体系和育人价值。

引领学校课程校本化实施走向深入的需要。近年来,我区全面开展了课程规划制定与实施的研究,大家都认识到课程的有效实施,重点和难点还是在课堂,绝多大数学校在课程推进中形成了校本特质课堂,如“情智课堂”“爱的课堂”“追问课堂”“4s课堂”“智慧课堂”“助学课堂”“梦想课堂”等,这些校本研究从课堂理念至课堂实践架构都相对成熟,且都强调关注学生主体发展,但在课程实施上还有很多更细致的操作层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二、确立“新三学”课堂教学研究的前期思考

20135月份,区教师发展中心先后邀请了多位专家到我区指导;组织了部分校长、教学副校长、骨干教师、教研员等参与研讨;在2013年度区教育局工作计划中开始渗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品质”“为促进学习而教”的理念;在2013年下半年梳理“三全”“五优化”研究成果的同时,思考了研究内容的传承;在2014年上半年开展了深入学校课堂的调研与论证。经多次论证,集思广益后,慎重提出了以“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为核心内容的“新三学”课堂[1]作为区域新一轮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题,希望能进一步引领学校课堂教学研究提升品位,引发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深度思考,引航教师研训活动更加系统,通过研究形成多样化的课堂范式群、或教学模式群、或教学策略群、或微主题研究群。

三、“新三学”课堂的基本内涵

“新三学”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是“坚持为促进学习而教”,即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视角,思考在课堂语境中,教师应提供怎样的教学支持,以实现促进“学”的境界。“新三学”课堂教学研究具体包括三个内容维度的研究,即: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这是结合目前我区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对我区多年课堂研究特别是对我区“三学双动”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一)“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是“为促进学习而教”的基础,而理解学生首先要研究学生,重点突出三个研究视角:

1.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学生(全程的、一般的)

——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成长规律;

——研究当代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的影响;

2.从教学的角度理解学生(操作的、情境的)

——既要理解全体学生,更要更多的理解个体学生。要对学生群体有整体的理解和把握,也要对学生个体的特征给予理解和关注,包括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科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性。

——既要研究教材的要求,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求”是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础。不仅要考虑课程学习的需要,更要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包括其学习的愿意、基础和能力等。

3.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角度理解学生(内隐的、渗透的)

——从促进元认知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自身的学习与成长,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对成长的意义。

——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出发,组织学习必要的脑科学、认知心理学、人的一生发展等研究成果,关注“情趣学习、全脑学习、深度学习、创新学习、高效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理论的核心研究成果,基于脑科学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理解学习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二)“支持学习”

“新三学”课堂研究的是“学”,但着眼点仍然是“教”,“支持学习”的基础是理解学生,但理解学生并不意味一定能支持学习,是教师通过教的优化而引发学生深度的“学”,“支持学习”着力提升的是课堂上教师服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能力。这里传承“五优化”的研究成果,提出课堂中“支持学习”五个要素:

要素一:学习目标支持,目标确定与相应的评价矫正。

——研究如何确定每一个(或类)学生的课堂学习改变,即研究一节课中学习起点和可能达到的水平。

——研究如何制定适切的、具体的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的可测性,研究“可测”的指标(如双向细目、ABCD目标表述等)和测试工具(如五分钟检测、现场演示等);过程方法目标的可观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教师针对每个学生(至少不同类学生)有适时、适当、适切的评价与方法点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可感性,教师能发掘教材本身和教师自身情感因素,可以感受到课堂中的人文氛围和情感渗透。

要素二:学习内容支持,学习内容及相关资源的选择与组织。

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不仅仅就教材教教材,就考点教考点,要尽可能从实现学科课程育人价值的目标出发,选择、拓展、整合课程资源,根据学生从低阶向高阶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能力水平发展的规律,合理架构学习“阶梯”(包括变式),提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活学习动机与思维潜能。

要素三:学习组织支持,对课堂教学流程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把控。

充分考虑“教师”“学生”“课程”三个课堂要素,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课堂活动与流程,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如情境性的、引发思维挑战的、变化的等等;研究根据不同学科课型和学习要求,如何对讲授学习、互动生成、自主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选择与组合。

要素四:学习策略支持,课堂中对学生全程学习活动过程的关注与学习方法指导。

——研究教师如何给予不同学生适时评价、方法点拨(如理答、巡批等微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发现每节课知识学习的意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

——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支持学生逐步建立和完善学习的自我平衡和调节能力。

——研究如何在课堂中给予学生积极期待与情感关怀,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素五:学习技术支持,传统教学技术与现代媒体技术的合理选择。

课堂上媒介技术的运用要树立“更高效、更健康”的理念,从有利于学生健康学习、深度学习的视角,合理选择课堂教学手段与互动媒介。

——要明确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提高知识流量、达成知识增量、实现教学创新、激发学习注意力等),研究如何选择合理的技术手段辅助“用学科的方式教学科”。

——关注网络等现代技术所创生的新型教与学方式,研究新技术在常态课堂中恰当运用的策略与方法。

(三)“提升学力”

“学力”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学力的提升要关注全程性的课程目标,同时又需要在每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中累积。要探索“提升学力”的多样化策略,建议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掌握学科本质。“提升学力”要着力研究学科课程指向的能力发展要素,要认真学习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理解学科课程性质,把握学科课程的基本观念、核心概念、知识体系和学科蕴含的基本思想方法,让学生不仅是掌握一些有限的、具体的学科知识,更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传递学科本质的观念与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力的提升。

2.促进意义学习。要充分关注学生所处的时代对传统教学的冲击,要认识到知识的无限性,而课堂上的知识学习是非常有限的;要思考今天的学生随处、随时可以获得知识(尤其陈述性知识),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更深层的意义何在;要想到学生未来会面对大量的、现在可能无法想象的新行业和新知识。带着这些思考,要广泛关注和了解学习的不同类型,尤其是了解学生意义学习的前提和条件,从更能促进学生意义学习的角度研究如何设计学科教学,以提升学生意义学习的水平,即提升新旧知识间的联结、内化、迁移和转换的水平,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具备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探索新发现的持久能力。

3.探索绿色评价。

——要研究“学力变化”在课堂上的表现,研发可测量或可观察的表现性测评工具(如学生的学习结果表现、课堂学习感受等)。

——要研究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力变化”,如研究学业成绩获得的方式是否科学,追问不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得多不多?学得难不难?学得累不累?”“学得如何和怎么学的?”等,即要考量学习结果背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感受如何,学业成绩是否真正表现了持久学力的提升等。

“新三学”课堂中提出的“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三个维度是一个有机整体,既重教学观念的更新,也重课堂支持性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更重对“教的意义?如何教?教得如何?教得是否科学?”的评估。

“新三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三个内容维度“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在操作上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其间关系可用如右图表示。

 



[1] “新三学”课堂是“新三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简称,而非将“三学课堂”作为一种课堂模式,提“新“是传承发展“三学双动”三全五优“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