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教育科研 > 教育资讯
走班制是按规律办教育的有益尝试

[ 作者: 审核:gbtech 发布时间:14-01-18 阅读次数:1797 ]

没有班主任、没有固定教室……据报道,今年浙江省将在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高中“无班级管理模式”,必修课走班教学由此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公众的担忧集中在走班是否最后会异化为快慢班,是否会削弱学生的集体观念,高考评价改革配套能否兑现,乃至于“乡愁般”对于集体消退、同桌不再的惋惜。同时,许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将成为“试验品”颇有顾虑。

公众的焦虑来自于对走班制的陌生。作为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中实质性的一步,走班制对许多教师和家长来说仍然属于一种“新事物”。但是,如果查阅十余年来的教育研究成果便不难发现,早有研究者与实践者对走班制进行过多方探索,形成了较为完整、充实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总结。

具体来说,每一名学生都是彼此相异的独立个体,不同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乃至认知风格和特点,都决定了个体对于课程内容、难度水平的需求不同。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集体共进与个体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们常说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下”,就是典型表现。走班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承认并正视差异的同时,顺势而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特点选择课程。

课程选择具有层次性,走班制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样的规律。微观上,在课程设置一定的情况下,课程选择权表现为对课程难度、学习方式和教授者的选择;而宏观上,课程选择的权力不断扩大,从难度选择和师资选择,向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类别选择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学生在走班时,还会向分层走班、分类走班和分流走班发展。

走班制既是尊重学生个性和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尊重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行政班级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学习同伴的消失,相反,还会为学生带来导师制、学长制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经历。

走班制在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中激起的强烈反应,充分说明教育研究与公众认识之间尚有隔阂。当前,就走班制的推进而言,如何处理与平衡理论研究、公众期待、舆论引导与实践尝试之间的关系,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教育改革需要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这需要教育研究者更加关注实践,也需要教育媒体更加注重科研向应用转化中的宣传与引导,更需要社会公众的持续关注。

走班制强调了个性差异,这是对“因材施教”这一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呼应。然而,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的背景下,也有许多人对于走班是否能够平衡因材施教与变相分班之间的关系颇感担忧。事实上,教育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就是公平。相反,如果不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味追求“公平”,反而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公平”。

对于教育改革的推进者和实践者来说,在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议中,应该保持一份冷静与理性的态度,尊重教育规律,正视教育现实,坚持专业权威。既不可为了“出政绩”而盲目求新、求进,在改革中操之过急,亦不能担心非议,固步不前,一味求稳,进而丧失自己的专业判断。

当然,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和成功。实施走班制的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应该做好配套改革和后续服务,如课程内容开发的提升、课程资源的进一步丰富,师资力量的发展乃至高考评价方式的配套改革,解除家长、社会的后顾之忧。